1月5日,以“碳路中国ESG实践 构建绿色新发展格局”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——碳路中国ESG实践与发展主题论坛在北京举办。上海电气凭借在绿色发展转型方面的卓越表现,荣获“新华信用金兰杯碳达峰碳中和实践应用领军案例”。
据介绍,上海电气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之一,将国家双碳战略和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发展主线,设定“能源替代、能效提升、资源利用”三大路径,通过了技术储备的提升和产品迭代升级,为实现“安全降碳”贡献力量。
上海电气风电汕头智慧能源示范项目
在能源替代方面,上海电气践行“火电与新能源”优化组合要求,大力开展“风光储氢网”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,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,以推动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变革,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。作为上海电气首个零碳园区,汕头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通过屋顶光伏、风力发电机组发电,并由磷酸铁锂储能,经园区综合能源调度,满足生产用电需要,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“碳中和”。项目总投资2.5亿元,建设2.4MW屋顶光伏、1MWh全钒液流储能、1MWh磷酸铁锂储能、充电桩、园区综合能源调度以及11MW风力发电机组组成的智慧能源项目。基地采取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的模式,年发电量约为2786 万千瓦时,自发自用占比约为 36%,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0.65 万吨。2021 年10 月,汕头智慧能源示范项目获得碳中和认证,这是全国制造业第二张、广东省制造业首张碳中和证书。
在能效提升方面,上海电气贯彻落实“节能优先”战略,通过技术创新将各类节能创新产品,应用于多个行业场景,为多个行业提供高效节能产品和服务。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的风电叶片 S102,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影响。上海电气定制华能瑞金4号百万机组发电煤耗仅为 249.7g/kwh,项目结合烟气处理和水处理,具有“规模大、技术优、环保净”的显著特点,是火电机组新标杆。
在资源利用方面,上海电气拥有烟气治理、水处理、固废处理、二氧化碳捕捉及其综合利用核心工艺设计及系统装备能力,促进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。在浙江嘉化开展规模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项目,具备每年20 万吨二氧化碳捕捉能力,配套加氢气合成13 万吨/年甲醇示范工程,实现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。
在污染物管理方面,上海电气建立了健全清洁生产长效机制,增强企业绿色发展能力。依托自身在电力行业领域具有综合优势的脱硝、除尘、脱硫综合技术和装备优势,将超低排放标杆案例向非电行业快速拓展。上海电气持续强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,尤其重视包装材料的有效利用,降低材料损耗,拥有从生物质发电、垃圾发电、危废处理、土壤修复等多种技术及装备解决方案,助力城市生态环保长效机制的建立。2021 年,上海电气南通热电项目入炉焚烧垃圾 83 万吨,发电 13,097 万度,对外供热 108 万吨,实现对废弃物的能量回收,可节约标煤 8 吨,减排二氧化碳 20.96 万吨。
未来,上海电气将不断通过技术创新,加大自主研发力量,引领电气低碳产业蓬勃发展,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。(分析师曾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