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出台专项政策加强粮食生产

发布时间:2021/03/18 | 来源:新华信用

核心提示:​近日,吉林省印发《关于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 加强粮食生产的若干措施》,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梳理出其中25条主要政策措施“干货”,指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更好地落实惠农政策,让农民种好地、打好粮。

近日,吉林省印发《关于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 加强粮食生产的若干措施》,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梳理出其中25条主要政策措施“干货”,指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更好地落实惠农政策,让农民种好地、打好粮。

种植规模、结构方面,今年吉林省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550万亩以上,正常年景下全省粮食产量760亿斤以上,努力向800亿斤迈进;大力发展玉米、水稻等高产作物种植,全省玉米、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7500万亩以上;建立优质玉米、水稻、小麦、杂粮杂豆等品种试验示范基地,大力推广适区种植的优势主导品种,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%。

耕作技术方面,扩大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,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1.2亿元,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扩大到2800万亩;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、机械深松、秸秆还田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、稻渔综合种养等34项粮食生产主推技术。

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,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开展农田综合设施建设;加快大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节水改造进度,选取2-3个大中型灌区打造精品试点灌区;加强供电网络主网架布局,计划投资2.18亿元,实施24项66千伏及以下项目,进一步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。

在推进育种现代化方面,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,以资金为纽带,以科企合作为主要途径的育种创新机制,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;加强以生物育种为主要手段的玉米研发中心建设,推进创建南繁育种创新中心;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,扩大种业专项资金和发展基金规模,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发展,积极培育“领头羊”种子企业;建设现代化的玉米、粳稻种质资源库,完成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任务,为全省种质资源及育种中间材料中长期保存提供服务。

在经营方式方面,开展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创建,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力争达到4000个。持续推进榆树等10个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试点,鼓励引导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;开展农民合作社“百强示范社”创建活动,探索建立农民合作社信用体系;推动吉林大米“白金名片”、吉林鲜食玉米“黄金名片”吉林杂粮杂豆“彩金名片”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。

在政策支持方面,设立5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,对粮食产量前10名的产粮大县,从2022年起,对完成考核任务的,在2021年获得的相关农业补助资金(主要是项目资金)基础上,按增幅不低于10%比例进行奖补;争取中央财政支持,加强省级资金投入,对玉米、水稻两大作物,选择若干县开展完全成本保险或收入保险试点,保障种粮农民基本收益;不折不扣及时落实耕地地力补贴、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、稻谷生产者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。

此外,吉林还将在备春耕等关键生产环节农资保供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强化,保障农业生产有序开展,保障粮食安全。(薛钦峰)

返回新华信用首页

[责任编辑:冯钰林]